欢迎进入——成才云教育
成才云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教复习 >正文

2019网络教育专升本大学语文入学测试模拟题

2019-09-04 10:33:08   来源:成才云教育 作者:成才云教育

   2019网络教育专升本大学语文入学测试模拟题

  语文部分:

  1、“诗可以兴”的意思是( C)

  A、诗可以使人读了之后心情愉悦

  B、诗可以表达诗人兴奋的心情

  C、诗具有启发鼓舞的感染作用

  D、诗歌应当用“兴”的方法来表达思想感情

  2、“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其意思是说( B)

  A、不学诗,就不能出口成章,打动人心

  B、不把诗学好,就无法与人沟通、交流

  C、不学诗,就不知道说什么话 中听

  D、不学诗,说话就会颠三倒四

  3、下列诗句中鲜明的体现了陶渊明“民以食为天”思想的是( C)

  A、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B、奇文共欣赏,异义相与析

  C、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D、农务各自归,闲暇輒相思、

  4、《吴声歌曲》“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一句运用了( B)修辞。

  A、比喻 B、谐音双关 C、借代 D、拟人

  5、对诗句“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A、本诗是一首汉乐府诗歌。

  B、这是一首边塞诗。

  C、这句诗歌与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

  D、“半生死”指死生各半,谓出生入死,英勇奋战。

  6、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B)

  A、孔融 B、曹植 C、刘桢 D、王粲

  7、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 A)

  A、《咏荆轲》    B、《饮酒》   C、《归园田居》    D、《桃花源记》

  8、高适《燕歌行》中揭示全诗题旨的诗句是(  B )。

  A、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C、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D、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9.“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一句中,“夫子”指的是(B)

  A.庄子 B.惠子 C.孔子 D.郢人

  10.“箕踞鼓盆而歌”的人物是( C)

  A.孔子 B.惠子C.庄子 D.冯谖

  11.“听而斫之”中,“听”的意思是( A)

  A.听任 B.决断C.听从D.听闻

  12.被鲁迅评价为“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的书是( D)

  A.《史记》 B.《庄子》 C.《左传》 D.《世说新语》

  13.“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人物是( A)

  A.王子猷 B.左思 C嵇康. D.戴安道

  14.“哀孝尼尝学此散”,“尝”的意思是( A)

  A.曾经 B.尝试 C.品尝 D.已经

  15.嵇康“临刑抚琴”的故事被列入《世说新语》的门类中的( D )

  A.“任诞” B.“方正” C.“言语” D.“雅量”

  16.《钴鉧潭西小丘记》中,“钴鉧”的意思是(B )

  A.酒杯 B.熨斗 C.鲸鱼 D.梭子

  17.“清泠之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这句话的作者是( D )

  A.苏轼 B,刘义庆 C,庄子 D,柳宗元

  18.“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描述的对象是( C)

  A.周瑜 B.诸葛亮 C.曹操 D.苏轼

  19.以下采用传统赋体主客问答方式的文章是( C)

  A.《钴鉧潭西小丘记》 B.《冯谖客孟尝君》 C.《前赤壁赋》 D.《论语。侍坐章》

  20.《前赤壁赋》的结尾语句是(B)

  A.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B.不知东方之既白 C.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D.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2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D )

  A.满招损,谦得益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 C.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2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肯定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又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的腐 败风气,这种论证方法是( C )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23.《吃饭》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B )

  A.对比 B.类比 C.侧写 D.象征

  24.《垓下之围》中,揭示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一面的情节是( D )

  A.惊闻楚歌 B.悲歌“虞兮” C.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 D.马赠亭长,自刎乌江

  25.下列文章中,“传其事以为官戒”的是( D )

  A.《冯谖客孟尝君》 B.《张中丞传后叙》 C.《种树郭橐驼传》 D.《马伶传》

  26.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描写箫声的是( C )

  A.耳得之而为声 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C.舞幽壑之潜蛟 D.寄蜉蝣于天地

  27.《先妣事略》:“入城,则缉纟卢,灯火荧荧,每至夜分。”这里表现的母亲的品德是( B )

  A.俭朴 B.勤劳 C.待人厚道 D.严以教子

  28.下列《马伶传》的语句中,暗含讽刺当朝权奸之意的是( D )

  A.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B.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 C.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 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29.《秋夜》所写的事物中,在象征寓意上与枣树相近的是( C )

  A.天空 B.小粉红花 C.小青虫 D.月亮

  30.在巴金的笔下,“爱尔克的灯光”所象征的是( B )

  A.旧家庭的冷落 B.希望的破灭 C.对礼教的憎恶 D.新的生活道路

  31.余秋雨说,都江堰“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 A )

  A.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B.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C.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 D.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骄傲

  32.《蚂蚁大战》中场面描写的特点是( A )

  A.以点带面 B.由近及远 C.动静交错 D.由远及近

  33.《蒹葭》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D )

  A.直抒胸臆 B.借比喻抒情 C.借典故抒情 D.借象征抒情

  34.《陌上桑》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形象是( A )

  A.罗敷 B.耕者 C.使君 D.夫婿

  35.《秋兴八首》(其一)中,抒写漂泊之感的诗句是( C )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36.李煜《虞美人》的情感内容是抒写( D )

  A.行役之苦、羁旅之愁 B.失意之悲、遭贬之愤 C.时局之忧、危机之虑 D.故国之思、***之痛

  37.《再别康桥》中,“夕阳中的新娘”比喻的是( B )

  A.西天的云彩 B.河畔的金柳 C.软泥上的青荇 D.康河的柔波

  3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的象征意义是( D )

  A.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 B.敦煌艺术的文化遗存 C.历史的祖国艰难地负重缓行 D.祖祖辈辈的美好希望一再失落

  39.《哦,香雪》的整体结构特点是( B )

  A.思想感情的多重性 B.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画面 C.以看火车为聚集点 D.借景物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40.《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孙女要穿百裥裙的情景 ,这对表现金鲤鱼悲惨命运的 作用是( A )

  A.对比反衬 B.铺垫烘托 C.侧面渲染 D.象征暗示

  阅读

  1.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他用空空两手造就了一份家业。到临死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他叮嘱后人保留着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来的书画。但是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的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老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A.概括这段文字两个层次的内容。

  答:第一层(从开头至“分和卖”)写儿孙们对祖父遗产的态度是“分和卖”;第二层(从“我很奇怪”至结尾)写“我”对“长宜子孙”的态度与看法。

  B.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的“长宜子孙”?

  答:要给子孙们一个生活技能,指示他们一条生活道路,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同时不要让他们把财富消耗在个人利益上面。

  C.说明其中排比句三个分句共同的语序特点。

  答:文段中排比句的三个分句都采用先说主句表明态度,再用假设分句来表明作者的看法。三个假设关系的分句构成了一组排比句,用来表达作者对“长宜子孙”的态度与看法。

  2.阅读戴望舒《雨巷》中的两节: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A.“默默行着”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象征等待、希望和追求。

  B.从这两节诗歌看,“她”与“丁香”有何相通之处?

  答:“她”与“丁香”有共同的颜色、芬芳、忧愁。既哀怨,又彷徨。

  C.简要说明这两节诗的意境美。

  答:这两节诗用“丁香”“寂寥的雨巷”“油纸伞”等物质意象,以及“忧愁”“哀怨”“冷漠”“凄清”“惆怅”等情感意象,加上“彷徨”“彳亍”等动作意象,构成了一幅江南小城一隅的画面,营造出具有中国古典诗词的浓郁韵味的意境美。

  3.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谁也没看起这个老人:小干巴个儿,披着件粗蓝布大衫,脸上窝窝瘪瘪,眼陷进去很深,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条小黄草辫子,有筷子那么细,而不像筷子那么直顺。王三胜可是看出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

  A.这里主要运用了何种人特描写方法?

  答:肖像描写。

  B.为什么说这段描写具有欲扬先抑的特点?

  答:作者先写孙老者外在形象的干瘪,褴褛,是为了反衬他所表现出来的高超武艺和爱艺如命的性格特征,因而具有欲扬先抑的特点。

  C.作者写老人“脑门亮,眼睛亮”,在情节发展上起到何种作用?

  答:为了暗示孙老者有高超武艺和积极进取的内在精神,既与前面所写的干瘪外观构成对比,又为后文写他的高超武艺和嗜艺如命埋下伏笔。

  4.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A.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什么?

  答: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B.这段话体现出孟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答:以民为本

  C.这里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答:归纳法、演绎法

  5.阅读《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A.这段文字可分为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的大意。

  答:第1 层:“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指出马伶技艺精巧的原因是自己求师得来。第2 层:“夫其以李伶为绝技”--“ 安得不工哉?”写马伶仿效顾秉谦等于直接向严嵩学习,说明马伶扮演严嵩技艺精巧的根本原因。第3 层:“耻其技之不若”至结尾。赞扬马伶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精神,说明马伶的技艺精巧是因为他志向远大。

  B.“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其中的“昆山”与“分宜”各指什么?

  答:“昆山”指顾秉谦;“分宜”指严嵩。

  C.马伶的经验说明了什么?

  答: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需要了解和熟悉生活,而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需要要有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由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而一举成功,这也有力地揭示出严嵩、顾秉谦二人是一丘之貉,表明侯方域写作本文意在讽刺朝中权奸。

  6.阅读《陌上桑》中的一章,回答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A.诗中所写的罗敷采桑用具及服饰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罗敷采桑的用具特点是精美芳洁;罗敷服饰的特点是鲜明华丽。突出罗敷的美丽。

  B.诗中的“行者”、“少年”、“耕者”、“锄者”有何共同心理?

  答:都为罗敷的美貌所吸引,都有所失态,忘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C.这段描写体现出怎样的笔调和色彩?

  答:这段描写采用了侧面描写,表现罗敷美貌,这种表现手法不仅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而且增强了诗歌的幽默色彩。

  7.阅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A.“我是你十亿分之一”中的“我”指什么?

  答:诗人/抒情主人公

  B.“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中的“我”指什么?

  答:是祖国不同时代、不同命运的、与祖国密切相关的意象代表,是诗人情感的倾诉主体。

  C.“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答:排比。

  可以关注贵州成才云教育来了解更多资讯

  

  贵州成才云教育官网:www.edu0851.com/

  

题库小程序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刷历年自考真题】

相关推荐

贵州成才云教育培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9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17001155号-2      投诉电话: 4000017667